发生地震时的正确做法是什么

  • 2025-07-20 05:36:14
  • 19

当地震毫无预兆地降临,我们必须迅速采取正确行动来保障自身安全。以下是地震发生时不同场景下的正确做法:

一、室内避震的正确步骤

当地震初起,身处室内应第一时间保持冷静。首先,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方,如木质或钢制的桌子、结实的床等。以桌子为例,人应迅速蹲下,头部尽量贴近桌面,用双手紧紧护住后脑和颈部,利用家具形成的三角空间抵御掉落物的冲击。若身边没有坚固家具,可紧靠内墙根,同时务必远离窗户、吊灯等易掉落的物品。例如,在厨房时,不要迟疑去拿取厨具,应快速躲至灶台下方或紧贴厨房内墙,防止被掉落的锅碗瓢盆砸伤。此外,要避免靠近玻璃门、大衣柜等不稳定的家具,这些家具在地震中易倾倒移位。

二、室外避震的关键要点

一旦成功跑到室外,要尽快前往开阔地带,像广场、操场、空旷的平地等。此时需远离各类可能倒塌的物体,如高楼大厦、电线杆、变压器、广告牌等。若附近有高架桥、立交桥,绝不能在其下方停留,因为这类结构在地震中可能发生变形坍塌。比如在海边遭遇地震,要立刻远离海岸线,防范后续可能引发的海啸。同时,避免靠近山体,防止山体滑坡带来危险;远离河边,防止河岸崩塌落入水中。

三、公共场所的应对策略

在商场、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时,切勿慌乱奔跑,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,按照预先设定的疏散路线有序撤离。撤离过程中,应用双手护住头部,采取低姿前行的方式,避免被拥挤的人群踩踏。若一时无法迅速撤离至室外,应寻找结实的柱子、墙角等相对安全的位置躲避,同时留意周围环境变化,待地震稍缓后再依照指示有序疏散。例如在电影院,要跟随人流朝着安全出口方向移动,且注意脚下避免摔倒。

四、地震暂停后的后续行动

当地震暂时停止,自认为可以离开时,绝不能立刻返回室内,因为余震随时可能发生。返回室内前,要先观察建筑物是否有损坏迹象,比如墙壁是否出现裂缝、天花板是否有掉落风险等。若发现室内有燃气泄漏的气味,应第一时间关闭燃气阀门,然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,之后再小心进入室内检查情况。若室内有电器设备倾倒,不要急于触碰,应先确保电源已切断再进行整理。

五、特殊场景的应对(如驾驶时)

若地震发生时正在驾驶车辆,应尽快将车停靠在空旷的路边等安全地带,不要停在高架桥、隧道等危险区域,随后迅速下车,蹲在车旁进行防护。要留意周围是否有其他危险物体可能靠近车辆,待地震稍稳后,再谨慎驾车前往空旷且安全的场所。

六、地震后的互助与救援

地震发生后,即便自身没有受伤,也应主动去帮助受伤的人。若身边有急救用品,可对伤员进行简单的止血、包扎等急救处理,同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等寻求专业救援力量。此外,要关注周边是否有需要帮助的老人、儿童等弱势群体,尽力提供援助。

总之,地震发生时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保持冷静,严格遵循上述正确做法。通过室内合理避震、室外快速转移、公共场所有序疏散以及后续对余震和次生灾害的防范等一系列行动,最大程度降低地震带来的伤害,守护生命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