馓子的做法和配方
- 2025-07-18 06:00:17
- 7
馓子,作为一种传统的油炸面食,口感酥脆,香气扑鼻,无论是作为零食直接食用,还是搭配菜肴,都别有一番风味。以下就为大家详细介绍。
一、材料准备
1. 面粉:普通中筋面粉500克,面粉是馓子的主要原料,其蛋白质含量适中,能使馓子既具有一定韧性,炸制后又能保持酥脆。
2. 盐:5克,盐不仅能增加面团的风味,还能增强面筋的韧性和弹性,使馓子在制作过程中不易断裂。
3. 水:200 - 220毫升,水的用量需根据面粉的吸水性适当调整,水在面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能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形成面筋网络,让面团具有延展性。
4. 食用油:适量,用于炸制馓子,建议选择大豆油、玉米油等植物油,这些油的烟点较高,炸制过程中不易产生有害物质,且能赋予馓子独特的香气。
5. 黑芝麻:少许(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),黑芝麻不仅为馓子增添了营养,还能在视觉上提升馓子的美感,使其更具食欲。
二、制作步骤
1. 和面
将500克面粉倒入盆中,加入5克盐搅拌均匀。接着缓缓倒入200 - 220毫升的水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使面粉形成絮状。然后用手将絮状面粉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。面团刚开始可能会有些粗糙,需要耐心揉制,大约10 - 15分钟,直至面团表面光滑细腻,不粘手。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,放置在温暖的地方醒面30分钟。醒面能使面团中的面筋得到松弛,变得更加柔软且易于操作。
2. 盘条
醒面结束后,在案板上刷一层食用油,将醒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。用手将面团搓成直径约2 - 3厘米的长条,然后将长条切成小段,每段长度约10 - 12厘米。取一小段面团,用手搓成细长条,再将细长条一圈一圈地盘绕在刷了油的碗中,盘绕时要注意尽量紧密一些,盘好后在表面再刷一层食用油,防止面团表面干燥。按照同样的方法将所有面团段都盘好,然后盖上保鲜膜,再次醒面30分钟。
3. 绕条造型
准备两根筷子,将醒好的面团条取出,用手捏住一端,将面条一圈一圈地缠绕在两根筷子上,缠绕时要保持面条均匀且紧密。缠绕至筷子上的面条长度约为15 - 20厘米后,将两根筷子稍微向外拉伸,使面条变得更细一些,同时也让馓子的造型更加美观。
4. 炸制
在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,油温烧至六成热,约160℃左右。可以将一根筷子插入油中,若筷子周围迅速冒出小气泡,说明油温合适。此时,将缠绕在筷子上的馓子轻轻放入油锅中,放入时要注意动作轻缓,避免面条松散。待馓子稍微定型后,用筷子轻轻拨动,使其受热均匀,炸至金黄色。炸制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馓子的颜色变化,避免炸糊。炸好后,用筷子将馓子夹出,沥干油分,放在厨房纸上吸去多余油脂。如果喜欢吃甜口的,可以在炸好的馓子上撒上一些糖粉;若喜欢吃咸香口味的,还可以撒上少许花椒粉、辣椒粉等调料。
按照以上做法和配方制作出来的馓子,色泽金黄,口感酥脆,无论是自己享用还是馈赠亲友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不妨动手试试,感受传统美食带来的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