萝卜骨头汤的做法

  • 2025-07-24 13:48:49
  • 3

萝卜骨头汤是一道国民级家常汤品,以白萝卜的清甜搭配筒骨的醇厚,汤色清亮、滋味鲜美,不仅营养丰富,还具有暖身驱寒、健脾养胃的功效,尤其适合秋冬季节食用。这道菜的精髓在于食材的简单搭配与耐心炖煮,无需复杂调料,便能呈现出食材最本真的鲜味。以下是详细的配方与步骤,新手也能轻松掌握。

一、食材准备(3-4人份)

【主料】

- 猪筒骨 800克(或猪排骨500克+筒骨300克,排骨增香、筒骨出髓,口感更丰富)

- 白萝卜 1根(约500克,选表皮光滑、分量沉的白萝卜,肉质更紧实,甜味足)

【辅料】

- 生姜 30克(切片,去腥增香)

- 大葱 1根(切段,或用小葱5根,挽成结)

- 料酒 2汤匙(去腥)

- 清水 适量(以没过食材为准)

【调料】

- 食盐 适量(根据口味调整)

- 白胡椒粉 少许(可选,增加汤的层次感)

- 香油 几滴(可选,增香提鲜)

二、详细步骤

第一步:精挑细选备食材

1. 处理骨头:买骨头时请店家剁成3-4厘米的段(方便啃食且骨髓易炖出),回家后用清水浸泡1-2小时,中途换水2-3次,彻底去除血水(这一步能减少汤的腥味和浮沫)。

2. 处理萝卜:白萝卜去皮,切成长5厘米、宽2厘米的滚刀块(滚刀块受热均匀,且能更好地吸收汤汁),放入清水中浸泡备用(防止氧化变色)。

3. 辅料预处理:生姜切片,大葱切段(若用小葱,直接挽成结)。

第二步:骨头焯水去杂质

1. 浸泡后的骨头冷水下锅,加入1汤匙料酒、5片生姜、2段大葱,大火煮沸。

2. 水开后会浮起大量血沫,用勺子彻底撇净(这一步是汤清的关键,需耐心撇至无明显浮沫)。

3. 撇净浮沫后,将骨头捞出,用温水冲洗表面残留的杂质(注意用温水,避免肉质遇冷收缩,影响口感)。

第三步:砂锅慢炖出精髓(无砂锅可用高压锅或普通汤锅)

1. 砂锅打底:砂锅中放入剩余的姜片和葱段,铺一层焯好的骨头,倒入足量温水(水量以没过骨头3厘米为宜,一次性加足,避免中途加水影响汤的温度和口感)。

2. 大火煮沸转小火:开大火将水煮沸,然后转最小火,盖上锅盖慢炖1.5-2小时(砂锅保温性好,小火慢炖能让骨髓和钙质充分溶出,汤会更浓郁)。

- 高压锅省时法:若用高压锅,大火上汽后转小火压30分钟,再焖10分钟,口感接近砂锅慢炖。

- 普通汤锅: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2.5-3小时,需注意保持汤面微沸,避免糊底。

第四步:加入萝卜炖至入味

1. 骨头炖至能用筷子轻松戳穿肉质时,放入沥干水分的白萝卜块,轻轻搅拌均匀。

2. 继续小火炖30-40分钟,至萝卜变得透明、用筷子能轻松夹断(萝卜煮太软会烂在汤里,太硬则不入味,需掌握火候)。

第五步:调味出锅享美味

1. 最后10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(过早放盐会导致肉质变硬,汤的鲜味也会受影响)。

2. 喜欢胡椒味的可以加入少许白胡椒粉,搅拌均匀。

3. 关火前滴几滴香油,撒上葱花或香菜(可选),提升香气。

三、小贴士:这样做汤更鲜、肉更嫩

1. 选骨技巧:筒骨最好选带筋、骨髓饱满的“两头尖”筒骨,炖出的汤更浓;排骨选肋排,肉质更嫩。

2. 火候控制:全程小火慢炖,汤面保持“虾眼水”状态(即轻微沸腾,水面有细小气泡),这样炖出的汤清澈不浑浊。

3. 萝卜处理:萝卜不要切太小,炖的时候轻轻翻动,避免碎烂。

4. 搭配灵活:可根据喜好加入玉米、莲藕、山药等蔬菜,或换成胡萝卜、青萝卜,口感更丰富。

结语

一碗热气腾腾的萝卜骨头汤,萝卜吸饱了肉香,入口即化;骨头炖得酥烂,轻轻一抿骨肉分离;汤汁醇厚甘甜,喝一口从胃暖到心。这道菜没有复杂的调料,却藏着家常菜最本真的味道。无论是秋冬暖身,还是日常滋补,都是全家老小都爱的选择。动手试试,让这道简单的汤品温暖你的餐桌吧!

(全文约105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