叩齿的正确做法

  • 2025-07-20 19:51:15
  • 7

叩齿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养生方法,通过上下牙齿相互叩击,对牙齿、牙龈以及整个口腔健康都有诸多益处。以下是步骤:

一、准备阶段

1. 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:找一个相对安静、没有干扰的地方,让自己能够放松身心,专注于叩齿动作。比如在清晨起床后,或晚上睡前,在卧室的床上或椅子上进行。

2. 保持正确的坐姿或站姿:坐姿时,臀部坐满椅子,腰背挺直,双脚平放在地面;站姿时,双脚与肩同宽,身体自然直立,双肩放松。这样可以保证身体气血通畅,有利于叩齿时的气血运行。

二、叩齿动作步骤

1. 轻闭双唇:将上下嘴唇轻轻合拢,不要过于用力紧闭,保持一种自然、放松的闭合状态。

2. 开始叩齿:

- 前牙叩击:先叩击前牙(门牙),每次叩击力度适中,发出“嗒嗒”声即可。一般每次叩击36次。叩击时,注意力集中在牙齿上,感受牙齿的轻微震动。

- 后牙叩击:接着叩击后牙(磨牙),同样每次叩击36次。后牙叩击时,力度可稍大于前牙叩击,但也要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宜。叩击过程中,体会整个口腔后部的震动感。

3. 交替叩击:可以先叩前牙,再叩后牙,如此交替进行。也可以先叩左侧牙齿,再叩右侧牙齿,左右交替。这样可以使口腔内各个部位的牙齿都得到充分的锻炼。

三、叩齿后的配合动作

1. 搅海:叩齿结束后,用舌头在口腔内顺时针、逆时针各搅动18圈。先从左上后牙开始,沿着牙龈边缘,顺时针搅动,经过上颚、右上后牙、右下后牙、下颚、左下后牙,回到左上后牙;然后逆时针方向同样搅动。搅海可以刺激唾液分泌,清洁口腔。

2. 鼓漱:将搅海产生的唾液(中医称为“金津玉液”)鼓漱36次。鼓漱时,让唾液在口腔内充分与牙齿、牙龈接触,起到滋养和清洁的作用。

3. 吞咽唾液:最后,将唾液分三次缓缓咽下,意念将其送入丹田(一般位于下腹部)。吞咽时要缓慢、自然,体会唾液下行的感觉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1. 叩齿力度:叩齿力度要适中,过轻达不到锻炼效果,过重可能损伤牙齿。如果是刚开始练习叩齿,力度可以更轻一些,随着适应逐渐调整。

2. 频率和时间:叩齿可以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,每次3-5分钟左右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状况,适当增加次数,但不要过于频繁,以免引起牙齿疲劳。

3. 特殊情况:如果牙齿本身有松动、疼痛、龋齿等问题,叩齿时要谨慎。可以先咨询牙医,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叩齿练习,或者暂时减少叩齿次数和力度。

4. 持之以恒:叩齿养生需要长期坚持,才能逐渐显现效果。不要期望短时间内看到巨大变化,只要每天坚持,就会对口腔健康和全身气血运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叩齿虽然简单,但蕴含着传统养生的智慧。通过正确的叩齿做法,配合搅海、鼓漱、吞咽等动作,不仅能坚固牙齿、预防口腔疾病,还能促进唾液分泌,滋养身体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每天花上几分钟,做好叩齿,收获健康。